丽江风俗

丽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凭宣科的演说才能和流利的英语翻译,知名度越来越高,甚至有些观光客说,古乐的典雅和宣科的宣传,妙手天成;有的说,古乐他们听不懂,是为了听宣科的解说而去的,因为他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欢乐!踏着四方街的五花石,在古旧的街巷,觅着古音走去;又披一身月光,揣一腔柔情古乐回家来。。这是多么愉快的时光。这支乐队,到目前为止演奏近1200场,有58个国家和地区近5万人听过古乐,多达40多个国家的报刊等新闻媒介作过宣传报道。

  宣科在解说的过程中,翻阅了许多资料,他发现丽江的纳西古乐被说成是道教洞经音乐。有疑点,因为它与其他洞经音乐不大相同。他收集了许多洞经音乐曲谱,并对道教音乐进行了研究;又反复阅读了许多唐诗宋词。在艰苦的工作中,他有了收获,发现在“纳西古乐”中有三首曲子是唐朝的音乐。他把唐代诗人的诗填回音乐中去,无论从诗的情绪、音乐的意境及形式,都能融合得天衣无缝,这使他激动得夜不能眠。这三首曲的发现,使他茅塞顿开,抓紧研究,并确信无疑。因为,作为道教音乐,以宗教音乐的传承方式传承,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可信程度较大。但是,洞经音乐在云南很多地方亦有留存,如大理、楚雄、巍山、建水、保山、蒙自、开远、石屏、永胜、鹤庆等,他都一一作了比较。

  他发现,这些地方的音乐都变了,原因是无一例外地加了一件不该加的乐器,即唢呐。因为唢呐是胡乐器,把琵琶之类的丝弦之声盖住了,这件乐器在古代汉族雅集型细乐中是没有的。而丽江的纳西古乐中不用这件乐器,真正的中华民族最强盛时期的宫廷音乐找到了。但遗憾的是,只有三首。这三首分别是李烃(李后主)的《浪淘沙》,张养浩的《山坡羊》,南宋张炎的《水龙吟》(1942年已由纳西学者周凡将南宋张炎的词填配)。这几首词曲已填配成功。如果这几首曲能得以证实是唐音,那将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横跨千年历史,湮灭在历史深处的东西居然活在丽江,并且被一个叫宣科的人发现。这似乎是一种天意,或是上帝对曾经错怪过的这个孩子的一种补偿?许多历史文化之谜,偏偏都被这个在丽江的称为“宣洋人”、“宣科疯子”的人发现,奇怪吗?奇怪又不奇怪,因为这是一个虽历经沧桑,但不失赤子之心的人。

  他像一块海绵,吸吮一切生活的鲜露,遍采众山之花,酿出艺术之蜜。他喝过生活的酸奶,亦喝过生活的苦酒,但他不是用酸的和苦的来回报生活。他用音乐,用抚慰许多经受创痛的乐音,去抚摸心灵的灾区。每次我见他,总想起那句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他的确很狂,但他是做出了事情之后才狂的;在没有做以前,他像一个小学生,每个人都可以当他的老师。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铸成他独特的个性。他说,他常常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所以有点自豪感,对什么都不服输。因为他经历过没有人格的、被污辱与被损害的枯萎人生,经历过被唾弃的心灵折磨,并在那样的环境中站着走出来,而不是爬着出来,

上一篇:丽江奇人宣科 下一篇:时势造英雄
云南南一一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