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景点

”秀山建筑的设计与布局颇具匠心。秀山有亭7座:在登瀛桥东有捐秀亭,枝叶拂着亭沿,确是“秀色可餐”。在竺国宫前杪林岩石上有供人促膝谈心的绿杉亭。在红云殿的西侧有 通翁亭,海月楼之西有“寄亭”,清凉台下东侧有“三才亭”。慈仁寺之东北山顶有“曼倩鸿亭”,清人有联云:“斗酒狂邀千里月,片帆飞渡花湖秋”。由清凉台往西行,幽径逶迤,翠筱夹道,与西山相对的松林里,便是“凤仪亭”。昔人赠以美名曰“凤亭花雨”。今修复,且立地震纪事碑于亭内。

  登山远望,何可无楼。秀山的楼房,均面北向湖而建,且都包孕于几个主要寺庙之中。“海月楼”建于清凉台之左右侧。“天镜楼”位于斗天阁之前。“还鹤楼”在“桃源深处”,乃通海名士阚祯兆隐居之所。竺国富之西侧即为“海月楼”。庭中茶花桂树,清香扑鼻。月夕花朝,登楼远望,一碧万顷,水天一色。秀山特有的风光与建筑,激起历代文人墨客为她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匾联,使秀山更显得典雅高洁,文采风流。红云殿内曾有两株茶花名“宝珠”与“宫粉”,《徐霞客游记》中曾誉之为“南滨之冠”。明诗人杨慎与同年缪碌溪等人,常吟咏于山色湖光之间,并特地写了《秀山观茶花》一诗:

  山茶竞开如火燃,山城淑气销寒烟。

  几经南国芳华远,忽忆上林花信前。

  茶花早已不存,而茶花诗却流传至今。在通翁亭中悬有杨慎另一首七绝:
海螯江蟹四时供,水蓼山花月月红。
自是人生不行乐,莼鲈何必羡江东。

  诗人对通海秀山的深情,真达到乐不思蜀的境地,而秀山也借诗人的佳句名传四海。清凉台不仅是因为气候宜人,建筑雅致,更由于这里匾联琳琅满目,妙语如珠。阚祯兆题书的“惠我双湖”,气魄宏伟中透出灵秀之气。邑人赵城则以一副用典贴切,对仗工整的对联受人赞赏:

  万古此崔嵬,社当阳沉碑汉水,殊嫌多事;

  百年直瞬息,林处士放鹤孤山,颇觉可人!

  涌金寺内,石碑林立,书法荟萃,值得一观。立于明洪武十年(元宣光七年丁 )的《普光山智照兰若碑》,记铁牛和尚及王氏一门开拓普光事迹甚详,碑阴所记亩积单位及价格,实为滇南重要的经济史料。碑载寺建于道隆年间。道隆,为大理国段祥兴年号,足证大理国时代,秀山确已建寺。

  秀山,林木扶疏,幽深静温,春日杂花生树,夏日树影幢幢,秋日红叶萧萧,冬日枝干奇倔。山之四方,树木各异:山北之麓,翠竹如屏,在崎岖的小径上,白昼犹昏;北西山腰,则苍松古劲,掩映天日,分外幽深;山之西,密林覆盖,灌木丛生,人迹罕至,幽僻宁静;山之东,杉罗树及栗树,青翠欲滴,幽闭漫步最佳;山之南,则古松新松如幢幢翠盖,涛声不绝于耳,颇有幽雅聆曲之妙趣。

  解放后,秀山得到保护发展。1962年朱德元帅重登他20年代驻军清凉台时游过的秀山,留诗一首:

  秀山雄城后,林茂似玉壶。

  此地文物盛,花桩百样殊。

通海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