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风俗

uo;三叠水”晚宴上,他号召同来的作家们,回去后尽快写出文章来赞美丽江。我深信,这倒不是因为宣科在演奏会上,就着膝上琴横、指下风生的间隙,风趣而又狡猾、诙谐而又斗胆地说:“诸位都是大作家,大家爱看你们的书,如果你们写纳西古乐,读的人就肯定更多;如果不写,肯定没人读!”

  第二天,从白水河回来,游览黑龙潭时,冯牧很劳累,我搀扶着他,他讲起昨天的古乐,我说来年丽江通航,就方便多了。他对我说,纳西族很了不起!接着他低声吟道:“生当作纳西,死亦闻古乐;如今到丽江,不思回京都。”我心中一阵滚烫。话音刚落,别的内容抢走了冯牧,好不论然。作家们回去后陆续在香港、台湾、北京等地发表了许多文章,如白舒荣、乔迈、晓雪等,写的自然又是宣科和纳西古乐。

大雨滂沱掌如雷

  维也纳人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高尚的活动;音乐家是上帝最宠爱的人。

  1993年9月11日,中央音乐学院,下午7点。白天还是晴空丽日的北京,陡然浓云压城,继而倾盆大雨。大家不免心焦:邀请的泰斗大家们会冒雨前来么?宣科就是宣科,他却感谢这及时雨,说这是最好的开场,是对时下流行的鬼哭狼嗥般的所谓港台包装“音乐”来一番天雨涤荡,让丑恶音乐逃匿消遁。而纳西古乐在京的首次演出之成功,势在必得。

  是的,在滂沱大雨中,85岁的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吕骥,主席孙慎,副主席赵枫,原中组部副部长郑伯克,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音乐史专家何昌林、秦鹏章、陈自明等数不清的大家们,冒着如盆如倾的大雨,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致倾听了纳西古乐的精彩演奏,并以雷鸣般的掌声和暴雨般的赞赏肯定了宣科一行。著名音乐家赵枫挥动着大烟斗,激动不已:“奇妙,精彩!这么好的音乐,这么古老的曲调还存活着,简直是奇迹!”音乐史学界的泰斗何昌林说:“这是民族音乐史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越往后越会显示出。”“纳西族真是个了不起的民族!”秦鹏章教授赞叹不己。

  9月14日是在中共中央党校演奏和演讲,礼堂爆满,掌声震耳。都是全国县处级、地厅级以上干部。党校副校长刘盛至说,这种激动人心的情景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

  紧接着是天津音乐学院。其实,早在1986年,宣科的大作《活的音乐化石》即《音乐起源于恐惧》一文,就在该学院的学报《音乐学习与研究》上以头版头条公诸于世了。

  震惊世界的举动还在后面:1995年10月5日至16日,宣科作为领队的纳西古乐演出团,先后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皇演出中心波塞尔演奏厅、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牛津大学、皇家音乐学院演奏厅等进行了七场非常成功的演奏和演讲。英国《泰晤土报》和BBC国际广播公司以八种语言向全世界86个国家报道了这一盛况。   

  真正令人惊叹不已、不得不佩服的是:无论任何世界级的天才音乐家,仿佛都要先去伦敦或牛津大学演奏自己的音乐

雪山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