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风俗

”构成威胁与挑战,可能引起舅舅(代表母系)与父亲(代表父系)之矛盾,同时亦可能引起侄子女与子女内部之间的不和。摩梭把父亲称作阿乌,命名的出发点不是夫妻关系,而是母系血源亲属,是尊重舅舅、保障家屋和谐的最佳策略。

  譬如达坡村的三十九户人统统把父亲喊作阿乌,只有扎阿慈儿家例外,喊父亲作阿达,原因是阿咪扎阿慈儿共有七个孩子,父亲是上门入赘与子女同住,家中并无舅舅,故直称阿达也无伤大雅,不会对家屋和谐有任何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归纳出父亲称谓的基本原则:当着父亲面前叫阿乌,背后称阿达;若家有舅舅,父亲是阿乌,若家无舅舅,父亲是阿达;一夫一妻所生的子女称父亲为阿达或阿博,走婚所生的子女称父亲为阿乌。

  (3)所有长辈男人皆阿乌

  在传统摩梭文化里,小孩子自出娘胎便习惯把所有成年男人称作阿乌,卑马哥布(47岁)就表示:“我自幼只有一个观念:所有男人都是阿乌,所有女人都是阿咪。那年春节,阿咪很严肃地跟我说: ‘等会阿乌旦史到访会送你簇新衣服。’我回想这位每年春节都送我衣服的阿乌,猛然醒悟他就是我的父亲。”

  但这绝不表示“父亲”等如“舅舅”。曾有摩梭作者认为 “摩梭人把自己的生父称为舅舅”,这显然不对。虽然父亲与舅舅同样称作阿乌,感觉却截然不同,卑马哥布就表示:“我们绝不可能把父亲与舅舅混淆。我们叫父亲作阿乌,但整个语气、声调、态度、感觉,与喊舅舅作阿乌不一样。正如你们汉人说‘朋友’,不同语气就能清楚分开‘男女朋友’与‘普通朋友’。”

  摩梭人往往透过不同的阿乌称谓来分辨父亲与不同的舅舅。譬如年则桑娜支玛(34岁)的女儿娜金拉姆(14岁),平时住在桑娜支玛姐姐旦史永卓及“丈夫”在永宁的粮食商店,以方便在永宁中学上学,她把家中男人一律称阿乌,但又不混淆,她说:“我称旦史永卓的‘丈夫’为阿乌生农、称生父为阿乌,称母亲的大哥为‘阿乌的,母亲的弟弟为‘阿乌斤’,绝不含糊。我们的称呼方式简单清楚,只不过你们外人不了解才会搞错。”

  (4)称父亲为阿乌可以避免触犯“害羞”禁忌

  任何学习摩梭语的人,都会痛苦而尴尬地体会摩梭文化的害羞禁忌。例如:绝对不能在火塘前或有亲戚关系的人面前提及任何跟性有关的词汇,甚至连“妻子”、“丈夫”、“怀孕”、“遗传”、“走婚”等摩梭词也不能。譬如汉人见面的礼仪包括向对方的“爱人”问好,但若用在摩梭文化,便随时犯错。

  摩梭的害羞文化完全是母系家屋本位的。在火塘上、在亲属面前,不可提“阿达”,因为它暗示着父亲与母亲的性关系,这种性含意会令所有母系血源相关的人害羞,故此大家以非性化、纯母系亲属位置的称呼(即“阿乌”

挑选选““当当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