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大家族的达布(当家人)是如何挑选出来的?谁有权力挑选下一代的当家人?为何在母系社会里,当家人不一定是女人?为何年纪小小的女孩会给挑选为大家庭的当家人?
1965年宁范县上映了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拍摄,云南省历史研究所及中共宁蒗永宁公社委员会协助拍摄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该片由詹承绪编剧、杨海光导演、秋浦顾问。其中一幕是老祖母临终前一刹那把钥匙交送中的“爸爸”,是口语化的称呼。摩梭人不会直呼父亲为阿达,父亲在场时也不会用,就像汉人不会直呼父亲为“父亲”,而是用口语化阿爹、阿爸、老爸、爸爸或其他口语称呼。纳西、普米与彝族对父亲也有近似阿达的称呼,故难以肯定阿达是摩梭本土语,或是长期与他族相处得来的外借词。
至于“阿博”一词的来源,不萨甲彩就解释道:“阿博在摩梭古语是亲亲面颊之意,是温馨而亲切的本土语,古代常指父亲对小孩子亲脸;以此作父亲称呼,意喻其亲切关系。”
摩梭文化的父亲称呼,引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既然摩梭有自身对父亲的称谓,为何大部分摩梭人会称父亲为 “阿乌”(该词同时解作舅舅)?为什么一家人在火塘前称父亲为阿达会感到尴尬与害羞?为什么传统摩梭文化高度重视与敬重舅舅,却相当忽视父亲的位置,甚至以舅舅之名(阿乌)来作父亲称呼?
笔者认为这是了解摩梭文化必须解破的一道难题,最后发现:当明白了摩梭人为何称父亲为阿乌时,也就领悟了摩梭的整个性别观念及独特家屋体制。下面尝试从五个角度去解读这个谜。
(1)避免多位父亲所引起的矛盾
“走婚”是传统摩梭的主导情欲模式。由于没有法律制约,也没有“一夫一妻”或“从一而终”的道德约束,女性的情欲空间异常宽阔。一个女子可以在不同时间内与不同的男伴走婚,那摩梭人如何解决家屋内数位孩子来自不同父亲所可能引起的矛盾、竞争与异心?答案就在于一个相当独特的文化设计——把父亲统统称作阿乌。如此一来,彻底冲淡夫妻的性含意,同时消除父亲与舅舅两个角色间可能发生的矛盾与隔阂,孩子们也就毋需因来自不同父亲而有任何争执、矛盾或敌我之分。
摩梭走婚制令“后父”多而“后母”少。溪娜儿车(26岁)与亲哥哥、亲姐姐分别出自三个父亲,她自幼知悉此事,却从来没有对她有任何负面或重要影响。她说:“我当然知道谁是父亲,怎可能不知道?每年春节都会收到他的礼物,成年礼后便首先拜他家的火塘,每年初一也必须到他家拜年。平时他到我家也像我两个舅舅一样被称作阿乌。我们三姐妹不会认为大家‘属于’不同的父亲,根本没有这个概念,我们三姐妹是最亲的,若都称我们各自的父亲为阿达、阿博或爸爸,那三姐妹就很难如斯同心了。”
摩梭文化既以母系家族为本,溪娜儿车把属于另一家的 “父亲”视作“他家”,是很自然的。换言之,把父亲与舅舅同样称作阿乌,目的是强化人们对母系家族的认同与感情,连最具“
点击排行
玉溪澄江月亮湾湿地官方评测
玉溪禄充景点评测
昭通威信天台山溶洞
昭通威信天台山溶洞
昭通威信县观斗山石雕
丽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