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移住感通寺。担当文才高雅,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滇西,他仰慕滴滇状元杨慎的人品和才学,重修了写韵楼,终日在楼上静修和吟诗作画。因为他处于明末清初,经历了山河破碎、亡国之痛,他的诗、书、画反映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艺术水平和思想性都很高。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担当在感通寺圆寂,终年8l岁,葬在感通寺的山林中。现寺内尚存担当手书“一笑皆春”四字和赞誉感通寺的诗联多首(对),其中门联云:“寺古松深,西南览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
感通寺幽静的寺院,秀丽的山水,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历史上曾有不少的名人学士到感通寺下榻,为感通寺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明代文才横溢的状元杨慎和大理文人李元阳常住感通寺班山楼著书赋诗唱和,李元阳改班山楼为写韵楼,亲题其额“写韵楼”三个大字。住寺期间,杨慎夜间听寺僧颂读《六书》,音韵多有谬误,遂留寺20余日,校注《六书》音韵,汇为《转注古音略》一册,供寺僧和后学者学习,并有《点苍山游记》和多首诗传世。其中《感通寺》诗云:“岳麓苍山中,波涛黑水分;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壁古仙苔见,泉香瑞草闻;花宫三十六,—一远人群。”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杨慎,在写韵楼壁间镌刻了《杨慎杖履图》及其名作《垂柳篇》,为写韵楼增色。明代晚期,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慕名游览了感通寺,将感通寺胜景记人其“滇游日记八”中。明代旅游感通寺的还有云南左参政张沈,著有《荡山志》。清代慕游感通寺的文人墨客更是络绎不绝,均有诗赋文章留寺。其中大理府通判黄元治编纂《荡山志》二卷,详细地记述感通寺的风光名胜,使感通寺声名远播。
感通寺掩映在松柏林中,由山门、大殿、厢房、花园等组成,一年四季山青水秀。寺后山林中有担当墓塔和寂照庵,并有曲径和清碧溪、苍山玉带云游览路相通,游人不绝。到感通寺游览,可喝到清新可口的感道茶和吃到佛家美味可口的素筵,让游者一饱口福。
交通:可乘下关和古城之间的公交车,如4路,在感通寺路口下车,在路口就可看见“感通寺”的标牌,下车后,再乘小马车即可到达。
感通寺距离大理古城约10分钟的车程,如果从路口步行上山的话,约需40分钟。游客还可以沿苍山玉带云游路到达感通寺,只是这条路比较远。
点击排行
玉溪澄江月亮湾湿地官方评测
玉溪禄充景点评测
昭通威信天台山溶洞
昭通威信天台山溶洞
昭通威信县观斗山石雕
丽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