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景

唐天宝年间,南诏灭,置拓东节度使。公元763年冬,南诏王东巡,到今昆明,见此地“山河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就于765年春,命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居二沼 (次于南诏王)佐镇抚”,起到“威慑步头(今建水、蒙自一带) 恩收曲靖”的作用。(见《南沼德化碑》)公元781年,寻阁劝改拓东为鄯阐,其后又称“上都”、“东京”。南沼王常来这里居住。 大理国时期相沿,以相国高氏镇守。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创造了 灿烂的文化,拓东古幢,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古幢,原在金汁河畔的地藏寺中,故名地藏寺经幢。寺早废,经幢亦半埋土中,1919年发现,经整修,加铁栏,建坊门,辟为公园,并以古幢命名。因古代该地为拓东城,幢现存拓东路,故常呼“拓东古幢 ”。

  幢为方锥状,七层石雕。高约7.5米,基座为八角形的磐石,边上刻莲花;层与层之间有界石,既是本层之盖檐,又是上层之基石。界石边上均有雕刻。由下往上,各层的情况是:幢基为圆鼓形,周雕八龙,两龙为一组,盘柱嬉戏形成 “二龙抢宝”之态。
  唐天宝年间,南诏灭,置拓东节度使。公元763年冬,南诏王东巡,到今昆明,见此地“山河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就于765年春,命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居二沼 (次于南诏王)佐镇抚”,起到“威慑步头(今建水、蒙自一带) 恩收曲靖”的作用。(见《南沼德化碑》)公元781年,寻阁劝改拓东为鄯阐,其后又称“上都”、“东京”。南沼王常来这里居住。 大理国时期相沿,以相国高氏镇守。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创造了 灿烂的文化,拓东古幢,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古幢,原在金汁河畔的地藏寺中,故名地藏寺经幢。寺早废,经幢亦半埋土中,1919年发现,经整修,加铁栏,建坊门,辟为公园,并以古幢命名。因古代该地为拓东城,幢现存拓东路,故常呼“拓东古幢 ”。

  幢为方锥状,七层石雕。高约7.5米,基座为八角形的磐石,边上刻莲花;层与层之间有界石,既是本层之盖檐,又是上层之基石。界石边上均有雕刻。由下往上,各层的情况是:幢基为圆鼓形,周雕八龙,两龙为一组,盘柱嬉戏形成 “二龙抢宝”之态。
  唐天宝年间,南诏灭,置拓东节度使。公元763年冬,南诏王东巡,到今昆明,见此地“山河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就于765年春,命长子凤伽异在昆明筑拓东城,“居二沼 (次于南诏王)佐镇抚”,起到“威慑步头(今建水、蒙自一带) 恩收曲靖”的作用。(见《南沼德化碑》)公元781年,寻阁劝改拓东为鄯阐,其后又称“上都”、“东京”。南沼王常来这里居住。 大理国时期相沿,以相国高氏镇守。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创造了 灿烂的文化,拓东古幢,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古幢,原在金汁河畔的地藏寺中,故名地藏寺经幢。寺早废,经幢亦半埋土中,1919年发现,经整修,加铁栏,建坊门,辟为公园,并以古幢命名。因古代该地为拓东城,幢现存拓东路,故常呼“拓东古幢 ”。

  幢为方锥状,七层石雕。高约7.5米,基座为八角形的磐石,边上刻莲花;层与层之间有界石,既是本层之盖檐,又是上层之基石。界石边上均有雕刻。由下往上,

上一篇:下关温泉 下一篇:下山口
古国国留留宝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