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景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东北部。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然后出境,国外称为湄公河。澜沧江从西藏进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过横断山脉的千里纵谷,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量随季节变化,给航运带来不便。“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各族人民,为征服这一天险,在江上开辟了无数的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了。“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东汉永平年间,汉王朝为开发永昌郡,征发大量民工服役,人民不堪其苦,而发出的愤怒诅咒。它明确地告诉我们:博南古道上的兰津渡,当时就已开辟。在此之前,张骞出使西域,在阿富汗,曾见过蜀布和滞竹杖,是从川滇缅印古道上运出去的,这些商人,大概过的也是这个渡口。汉武帝为打通中印道路,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益州郡,其中不韦县在永昌境内。这里所出的奇珍异宝,强烈地吸引着内地商人和统治者。这时的兰津渡,来往的客商已是比较频繁了。

  至唐,这里已建竹索桥。元代,曾换成木桥,后来,复以舟渡。明洪武二十八年,铸两铁柱于两岸崖间,用以牵引舟渡,然岸陡水急,时遭覆溺。行者视为畏途。至成化中(约公元1476年),江项寺僧了然募建铁索桥(一说为弘治年间王槐建),用粗大的铁索横牵两岸,系于铁桩上,上钉木板,长120米,宽6.7米。上无所倚,下无所凭,飘然是空,上下颠簸,左右摇晃,人行其上心惊胆寒。后又在桥上建廊,使行者安全,行人可雁序而越,虽负物牵牛而不惊,督学使吴鹏题为“沧江飞虹”。这证明,500年前,这里已改为铁索桥了。明崇祯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过霁虹桥,他所见到的情况是:铁索桥东“临流设关,巩石为门,内倚东崖,建武侯祠及税局;桥之西,巩关亦如之,内倚西崖,建楼台并记创桥者”。此桥为“迤西咽喉,千百载不能改也”(《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后铁缆常蚀,兵祸常生,屡坏屡修,清康熙皇帝为此桥亲题“虹飞彼岸”,放在东岸增辟“御书楼”。直至滇缅公路修通之前,仍为滇西交通要冲,民国年间仍基本维持原状。南北有关楼,两端建栅门,立税卡;西岸桥头有碉堡,临江扼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到霁虹桥,有东西二路。东路由大理至永平杉阳,然后沿博南山盘旋而下直至江边;西路从保山经水寨,至桥边。二者相比较,东路较平,且古迹较多,“古道”风味较浓。从保山到水寨,已有简易公路。水寨,四面是高山,谷底有一小片平地,旁有小村,即水寨。从这里下车步行,从东南方向沿水寨河徐徐顺山谷而下,约2里,到罗岷山口,澜沧江即遥遥在望。从这里至江边的平坡村,是一条东西向的峡谷。两山夹峙,一径陡绝,崎岖回环,古称“梯云路”。下坡的第一段,称为“倒马坎”,据说是因山路陡险,“马蹄高下处,一步一心惊”(黄万春诗),跋涉艰难,故名。水寨河沿沟泻下,水陡势险,沿途泥沙多被冲刷,全沟巨石裸露,若狮蹲兽伏。水枯季节,河水仅从岩隙中穿缝而过;至雨季,则箐水汹汹。“涧水飞来琼屑溅,冈腰断处板桥通”。沿途螺径纡徐,磴道盘空;时间一久,沿路小石遍铺,人行其上而常滚动,稍有不慎即会摔倒。由于长年累月马帮过往,铁蹄到处,火星飞溅,青石楼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蹄印,似一种特殊的象形文字,记录着古道漫长悠久的岁月。

霁虹